2013年年底,江西人陈某在义乌某托运部干活时,腿被压断了,托运部老板仅仅支付了前期医疗费,没有赔偿后续的治疗费。2014年4、5月,陈某离开托运部,赔偿的事情却没有一点眉目,他心中愤愤不平,就找姐夫王某帮忙。
在陈某眼里,王某是义乌本地人,虽然没啥正经工作,但在义乌也还吃得开。王某了解情况后,老道地提议———打官司,然后就陪着陈某找到一家律师事务所咨询,可是一听律师费要8000元,陈某打了退堂鼓。
后陈某就回了江西老家,由于自己的残腿,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,只能在家中干点轻松的农活,生活颇为拮据,想想如果能拿到赔偿,缓解目前的境况,昂贵的律师费也值得。
同年9月,陈某打电话给王某,托其请个律师处理此事。而此时的王某,一直在家闲晃,早已身无分文,听到小舅子的请托,似乎看到了送上门的“钱”。隔了几天,王某给陈某打电话告知其已请了律师,并让自己的朋友何某冒充律师给陈某打电话,索要3400元律师费,陈某信以为真,汇款至何某的账户。后王某分给何某几百元好处费,其余均用于自己挥霍。
隔了一段时间,陈某说要到义乌做伤残鉴定,王某又让何某冒充律师助理与陈某见面,谎称律师没有空,并忽悠陈某,称伤残鉴定不用本人去,还能将等级鉴定得更高,但是需要费用。陈某二话没说,将身上仅有的2000元钱给了何某。后王某分给何某几百元好处费,其余用于自己挥霍。
王某担心陈某识破骗局,还上网搜索下载了一张伤残鉴定书,并将身份信息改成陈某的,然后到复印店打印出来交给陈某。可笑的是,伪造的伤残鉴定书上连陈某的名字都打错了,但没什么文化的陈某愣是没看出问题。
到了11月份,王某又囊中羞涩,就再次想起了自己的小舅子,他让朋友李某冒充律师给陈某打电话,再次索要律师费,陈某又东拼西凑了2000元打给了李某。这些钱后来全部被王某挥霍。
过了一段时间,陈某左等右等都没有等到开庭的通知,就问王某,眼看骗局无法继续的王某,只能承认自己根本就没有找过律师,钱都被自己用了,原本以为小舅子不会报案的。但是心寒的陈某还是选择了报案。
5月6日,义乌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王某提起公诉,而帮助朋友实施诈骗的何某、李某因涉案金额未达诈骗罪犯罪标准,分别因诈骗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七天。